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社保退休金计算方法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社保退休金计算方法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社保退休金计算方法?
1、基础养老金=(职工退休上年度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+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)÷2×缴费年限×1%;
2、养老金=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×1.3%×缴费年限(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);
3、个人账户养老金=个人账户储存额÷计发月数(计发月数根据参保人员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、本人退休年龄、利息等因素确定)。
(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+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)÷2×视同缴费年限×1.4%过渡性养老金仅对1996年前参保人员有效。
视同缴费年限是你参加工作至开始缴纳养老保险期间的年限,包括知青下乡的时段视同工龄。需要提供本人的档案才报社保局审核认定
社保退休金计算方法?
社保退休金的计算方法,应该分为两个部分来看待。
1. 社保基数的确定。
社保缴纳基数一般由企业和个人按照***规定的比例各自缴纳。
缴纳的金额越高,这个数字也就越高,相应的退休金也就越高。
2. 服务年限的计算。
社保缴纳的服务年限,是确定退休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。
一般情况下,服务年限越长,退休金就会越高。
根据以上两点,我们可以得到社保退休金计算方法,由社保缴纳基数和服务年限两个部分共同确定。
如果缴纳基数高、服务年限长,那么退休金也就会相应提高。
社保退休金计算公式?
社保退休工资计算公式:月基本养老金=基础养老金+个人账户养老金;其中基础养老金=(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+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)/2*缴费年限*1%;个人账户养老金=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/计发月数。
社保退休工资计算公式
社保退休工资的计算方式因各地政策不一而会有所不同,差异多半是根据当地的平均工资、缴费基数、缴费年限等不同而影响的。现在各地***退休工资,都是计算机系统进行统一计算,因此手动公式***也是个参考数值。
社保退休工资是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,关于社保退休工资可以参考下下面的公式进行初步计算:
退休工资=退休前上一年当地月平均工资*20%+个人账户本息和/120。
社保退休工资计算公式举例说明
例如:一名男职工,2010年其60岁退休,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566元。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,个人账户中有50000元,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为0.6。那么他的基础养老金=(3566元+3566元*0.6)+2*15*1%=427.92元。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=50000元/139=359.79元;上列两项合并,他的月基本养老金为427.92元+359.79元=787.71元。
交15年社保最低退休工资
如果社保缴纳了15年,如果是在2018年退休,那么缴纳费用应该是在1万到10万元之间,退休金是在1000到2000左右,占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20%到30%左右。
如果是从2018年开始缴纳社保,缴纳15年之后,在2033年正式退休,缴纳的养老保险将达到30到50万元之间,每个月能够领取4000到6000块钱的养老金。
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通货膨胀的剧增,养老金有上学到了当地的30%到20%左右,虽然现在看来收入很可观,但是对于未来,按照当地的收入比较来看,是一个比较小的数据,但是对于未来养老问题来看,已经是唯一的保障了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社保退休金计算方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社保退休金计算方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